柳编非遗工坊助力残疾人增收,月均收入突破3000元

哈尔滨新闻网 阅读:24 2025-09-18 00:25:52 评论:0

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,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,正逐渐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、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。近日,一家位于我国某地的柳编非遗工坊,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,成功带动残疾人就业,使得工坊内残疾人的月均收入突破了3000元,为残疾人群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。

柳编,作为我国传统手工艺之一,历史悠久,技艺精湛。然而,在现代化进程中,柳编技艺逐渐式微,传承面临困境。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,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柳编产业的发展,鼓励民间成立柳编非遗工坊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这家柳编非遗工坊应运而生。

该工坊负责人表示,他们深知残疾人在就业市场上的弱势地位,因此,工坊在招聘员工时,特别关注残疾人群体。目前,工坊共有30余名残疾人员工,他们在这里学习柳编技艺,实现自食其力。

为了让残疾人员工更好地掌握柳编技艺,工坊特别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柳编师傅进行一对一教学。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,残疾人员工们逐渐掌握了柳编的基本技巧,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柳编产品。此外,工坊还定期举办技能培训,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。

在工坊内,残疾人员工们分工明确,有的负责原材料采购,有的负责编织,有的负责包装。大家各司其职,共同为柳编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。经过一番努力,工坊的产品逐渐赢得了市场的认可,销售额稳步提升。

据悉,目前工坊的柳编产品已远销国内外,成为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。在柳编非遗工坊的带动下,残疾人员工的月均收入已突破3000元,实现了稳定增收。这对于他们来说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。

“在这里,我们不仅学到了一门手艺,更重要的是,我们找到了自信,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。”一位残疾员工激动地说。

柳编非遗工坊的成功,为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它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,以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柳编非遗工坊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,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,助力他们实现人生价值。

同时,我们也期待更多像柳编非遗工坊这样的企业,能够关注残疾人群体,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,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。在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,让更多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,实现人生价值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哈尔滨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