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尔滨-大连劳务协作基地助力脱贫,输送劳动力超万人
近年来,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。哈尔滨-大连劳务协作基地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,为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,助力他们实现脱贫致富。据统计,自基地成立以来,已成功输送脱贫劳动力超过万人。
哈尔滨-大连劳务协作基地位于辽宁省大连市,成立于2016年,是东北地区首个跨区域劳务协作基地。该基地以“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社会参与”为原则,充分发挥政府、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,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。
基地成立以来,积极与哈尔滨、沈阳等地区的企业合作,搭建起劳务输出平台。通过组织招聘会、开展技能培训、提供就业指导等方式,帮助贫困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,提高就业竞争力。同时,基地还与当地政府、企业共同制定优惠政策,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。
在哈尔滨-大连劳务协作基地的帮助下,许多贫困劳动力实现了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的转变。例如,来自黑龙江省的赵某,因家庭贫困,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。在基地的帮助下,他参加了电工技能培训,掌握了电工技能。如今,赵某已在一家企业稳定就业,月收入达到5000元,成功脱贫。
据统计,自基地成立以来,已累计输送脱贫劳动力超过万人。这些劳动力分布在制造业、服务业、建筑业等多个行业,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同时,贫困劳动力通过就业,不仅提高了自身生活水平,还带动了家庭脱贫致富。
哈尔滨-大连劳务协作基地的成功经验,为我国其他地区劳务协作提供了有益借鉴。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:
1. 加强政策引导。政府应加大对劳务协作基地的支持力度,制定相关政策,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。
2. 深化校企合作。劳务协作基地应与当地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共同开展技能培训,提高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。
3. 创新服务模式。劳务协作基地应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,如线上招聘、远程培训等,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更加便捷的就业服务。
4. 强化就业指导。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指导,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市场、掌握求职技巧,提高就业成功率。
总之,哈尔滨-大连劳务协作基地在助力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基地将继续努力,为更多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,助力他们实现脱贫致富,为我国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力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