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工大科技扶贫工作站落地,寒地温室技术助力农户四季种菜

哈尔滨新闻网 阅读:45 2025-09-23 17:49:53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在扶贫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,其中科技扶贫成为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。近日,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扶贫工作站正式落地,该工作站以研发寒地温室技术为核心,帮助农户实现四季种菜,为我国扶贫事业注入新的活力。

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扶贫工作站位于我国黑龙江省,该省地处寒带,冬季漫长,传统农业生产受到极大限制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哈工大科技扶贫工作站依托学校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优势,研发出了一套适合寒地温室种植的技术。

这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1. 寒地温室设计:哈工大科技扶贫工作站针对寒地气候特点,设计出了一种保温性能优异的温室结构,确保温室内部温度在冬季不低于5℃,为农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。

2. 现代化种植技术:工作站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,如无土栽培、水肥一体化等,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。

3. 自动化控制系统:通过安装温湿度传感器、光照传感器等设备,实现对温室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调控,确保农作物生长环境稳定。

4. 农业物联网技术:利用物联网技术,实现农作物生长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共享,为农户提供精准的种植指导。

哈工大科技扶贫工作站落地后,已成功帮助当地农户实现四季种菜。以下是工作站助力农户脱贫致富的几个案例:

案例一:李大爷是当地的一名种植户,过去由于冬季寒冷,他只能种植一些耐寒作物,收入微薄。自从哈工大科技扶贫工作站进驻后,他开始尝试在温室里种植蔬菜。如今,李大爷的温室里四季蔬菜不断,收入翻了几番。

案例二:张阿姨是村里的贫困户,由于缺乏种植技术,她家的土地一直荒废着。在哈工大科技扶贫工作站的技术指导下,张阿姨学会了在温室里种植蔬菜,不仅解决了家里的温饱问题,还实现了脱贫致富。

案例三:当地政府与哈工大科技扶贫工作站合作,将温室种植技术推广到周边地区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尝试在温室里种植蔬菜,不仅丰富了当地农产品市场,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。

哈工大科技扶贫工作站的落地,为我国寒地地区扶贫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持。未来,工作站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,加大研发力度,为更多贫困地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,助力他们实现脱贫致富。同时,这也体现了我国科技扶贫的成果,为全球贫困地区脱贫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哈尔滨新闻网